中新网昆明7月23日电 (罗婕)正值暑期,云南省博物馆迎来参观热潮。23日,由该馆出品的VR沉浸式探索体验展《探秘古滇》正式上线,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播,让观众在虚实交错的沉浸式空间里,感受重焕光彩的千年古滇文明。
《探秘古滇》融合历史研究、美术复原、数字建模、交互设计与剧场美学,以古滇生活场景为切入点,通过籍田礼、河道、民居、丛林、矿洞、祭祀六大场景,展现古滇人的日常。
这场“穿越之旅”中,从标志性的“牛虎铜案”到籍田农田场景参照的“阔叶形孔雀牛头纹铜锄”,再到呈现林间猛虎的“骑士猎鹿铜扣饰”“二虎噬猪铜扣饰”,核心场景均源于云南省博物馆真实馆藏文物。25分钟的沉浸式体验中,观众能在实体空间自由行走、多角度感受,与文物的“数字化身”亲密接触,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互动旅程。
云南省博物馆计算机中心主任詹伟介绍,《探秘古滇》是该馆在“科技+文化”领域的重要成果,展览填补了古滇文化在沉浸式内容领域的空白,首次将云南文博系统的馆藏文物与大空间虚拟现实深度融合,打造出文化传播新范式。
《探秘古滇》不仅“让文物活起来”,更是以新技术、新方式为博物馆赋能,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该展览凝聚策展专家、考古研究学者、数字建模师与视效设计师等超百人团队,查阅古滇文献超500篇,调研实物文物近百件,最终呈现出一场技术、艺术与学术融合的沉浸式盛宴。(完)
guojiaanquangongzuoyaoqieshizuohaoweihuzhengzhianquan、tishengwangluoshujurengongzhinenganquanzhilishuiping、jiakuaijiansheguojiaanquanfengxianjianceyujingtixi、tuijinguojiaanquanfazhijianshe、jiaqiangguojiaanquanjiaoyudengfangmiangongzuo。国(guo)家(jia)安(an)全(quan)工(gong)作(zuo)要(yao)切(qie)实(shi)做(zuo)好(hao)维(wei)护(hu)政(zheng)治(zhi)安(an)全(quan)、(、)提(ti)升(sheng)网(wang)络(luo)数(shu)据(ju)人(ren)工(gong)智(zhi)能(neng)安(an)全(quan)治(zhi)理(li)水(shui)平(ping)、(、)加(jia)快(kuai)建(jian)设(she)国(guo)家(jia)安(an)全(quan)风(feng)险(xian)监(jian)测(ce)预(yu)警(jing)体(ti)系(xi)、(、)推(tui)进(jin)国(guo)家(jia)安(an)全(quan)法(fa)治(zhi)建(jian)设(she)、(、)加(jia)强(qiang)国(guo)家(jia)安(an)全(quan)教(jiao)育(yu)等(deng)方(fang)面(mian)工(gong)作(zuo)。(。)
多名老赖找“黄牛”篡改护照号购票试图乘机,被首都机场警方拘留
从研发投入总量看,2022年,中国研发经费(R&D)投入规模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,仅次于美国,位居世界第二。其中,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,占全部研发经费的比重为6.32%,相较十年前的4.8%,已是一个很大的提升,但仍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15%~25%的平均水平。王贻芳认为,中国基础研究的问题,一方面与总体的投入比例不足有关,更关键的症结在于,6.32%的经费也没有得到相对合理的分配,造成经费的使用效益不高。